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矫正鞋垫,想要缓解扁平足、足弓塌陷、走路不稳等问题。但你知道吗?哪怕是再专业的矫正鞋垫,如果放进了一双不合适的鞋子里,它的效果也可能会大打折扣,甚至让你穿着更难受。
不少人在穿鞋垫的过程中会遇到这些问题:
穿上后脚感很挤,像踩在一个“山包”上;
鞋垫总是滑动,走几步就歪了;
脚更容易累,反而没有改善原来的问题。
其实,这些都和鞋子的选择密切相关。
真正能让矫正鞋垫发挥效果的,是一双结构合适、空间合理、支撑力良好的鞋子。选错鞋,鞋垫就是摆设;选对鞋,鞋垫才是帮手。
那么,什么样的鞋子适合放置矫正鞋垫呢?
首先,要有足够的鞋内空间。因为矫正鞋垫通常比普通鞋垫厚,如果鞋子本身就很紧,放入鞋垫后脚会被“顶起”,穿着体验会非常差。
其次,鞋底要有一定支撑力。那种鞋底特别软、几乎一折就弯的鞋子,并不适合搭配矫正鞋垫。因为鞋垫的功能是帮助足底建立支撑,如果鞋本身没有稳定的结构,反而会拖后腿。
第三,鞋跟要稳固、包裹性好。矫正鞋垫需要一个稳定的“框架”来辅助定位,后跟松软或容易变形的鞋子,很难让鞋垫发挥应有作用。
下面是一些常见鞋型的适配建议:
运动鞋,尤其是跑鞋、训练鞋,是最推荐搭配矫正鞋垫的类型。它们本身就有良好的结构支撑、可拆卸鞋垫、空间宽敞,非常适合长时间穿戴。
工装鞋和登山鞋也很合适。这类鞋底厚实,稳定性强,空间也足够放置厚度较大的矫正鞋垫。
普通的休闲板鞋,如果空间允许,也可以尝试,但要注意不要选择楦型过窄的款式。
帆布鞋、无结构的软底布鞋就不建议放入矫正鞋垫了。因为这类鞋缺乏支撑力,鞋垫在里面无法稳定,很容易滑动、变形。
皮鞋、靴子类,如果内部空间足够,有些也可以放鞋垫,但需根据个人脚型实际试穿判断。
高跟鞋、拖鞋类鞋子,则完全不建议使用矫正鞋垫。前者重心不稳,后者没有后跟固定,都会影响足部健康。
建议大家在购买鞋垫前先测量好鞋垫的厚度,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鞋子码数。如果有条件,也可以先试穿鞋垫再挑鞋,这样更稳妥。
最后提醒一句:穿矫正鞋垫的目的,是让脚走得更轻松、更健康。别让“不合脚”的鞋子,白白浪费了鞋垫的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