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正文

高足弓鞋垫和扁平足鞋垫有区别吗?


这问题就像“感冒吃清热药还是暖胃药”一样,看着都叫“鞋垫”,其实里面大有门道,搞错了不仅没用,还可能越垫越难受!

今天咱就不整那些高大上的医学术语,用老百姓都能听懂的方式,给你把这事讲明白。

一、高足弓和扁平足,是一对“反义词”

先说说脚底这点事儿。

人的脚底其实不是平的,正常情况下,内侧脚掌中间那一块是“拱”起来的,这就叫“足弓”。它像桥一样,走路时能帮我们缓冲震荡、分担体重、走得轻松。

但有的人足弓塌了,脚一踩下去跟贴地板一样平,这就是扁平足。而有的人天生或后天原因,足弓高得离谱,脚掌跟地面接触少,看起来像是“踩在刀背上”,这就是高足弓

简单说:

扁平足是脚太“塌”;

高足弓是脚太“拱”。

这两种脚型,走路姿势、受力点、需要的支撑方式都不一样,自然也需要不同的鞋垫。

二、扁平足鞋垫:帮你“撑起来”

扁平足的核心问题是足弓没了,脚掌踩地面积大,缓冲变差。这类人走路时容易脚酸、小腿累,严重的还会带动膝盖、腰跟着受累。

所以给扁平足设计的鞋垫,一般是:

中间有支撑弧度:帮你把塌下去的足弓“托起来”;

后跟稳定:防止走路内八、外翻;

材质偏软有弹性:缓解走路的冲击力,不让脚底疼。

穿上它,就像给你脚底装了个“弹簧桥”,让你走起路来更省力、更稳当。

三、高足弓鞋垫:帮你“缓冲掉”

高足弓的人正好反过来,足弓太高,脚掌受力集中在脚后跟和前掌两端,中间几乎不贴地。走路时地面反作用力全打在这两块肉上,时间久了,脚掌容易发硬、长茧、甚至疼。

所以高足弓鞋垫讲究的是:

前掌+后跟加厚缓冲:重点保护压力点;

中间轻柔过渡:别再顶足弓了,顶得越多越难受;

整体柔软贴脚:像给脚铺了一层减震垫,走路更舒服。

穿上它,就像给你脚底“垫了棉花”,让你走起路来缓冲更足,不再硬碰硬。

四、搞错鞋垫,等于“雪上加霜”

这就像你上火了却喝姜汤,越喝越上火——高足弓用错了扁平足鞋垫,足弓中间被高高撑起,走路脚中间顶得生疼;扁平足用了高足弓鞋垫,压根没支撑,还可能走得更累、更崴脚。

所以,买鞋垫前你得搞清楚自己是什么脚型。

怎么判断?
最简单的方法:湿脚印法

拿张纸,把脚打湿,踩上去

印子中间空一块,说明你足弓正常或偏高;

印子几乎满的,脚掌全贴地,那基本是扁平足。

当然,最稳妥的还是去医院或专业机构测个足型,那才是对症下药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在线客服

新颖星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0205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997号

深圳市新颖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地址: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福山社区滨河大道5022号联合广场A座512K14,联系电话:150137370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