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正文

矫正鞋的制作流程有哪些

说起矫正鞋,许多人都认为是在普通鞋里塞了点垫子,加了块硬板,实际上要想真做出一双矫正鞋来,则需要一个过程,而非随意取一双鞋便可以改变。咱今天以接地气的手法,将矫正鞋的大概做法和来历,循序渐进地说清楚。

第一步:不看脚丫不看鞋子

为了制作矫正鞋,医生和矫形师必须首先观察自己脚部的状况。是不是扁平足,足外翻,拇外翻,长短腿,脚踝歪了,或者儿童发育异常呢?有些人还需要观察膝盖,骨盆和走路姿势等,甚至要询问自己是否疼痛和站立多长时间会很不舒服。这一步叫评估,没这一步,做出来容易不对症。

第二步:量脚或取足的类型

考核结束后,要弄清楚自己的脚型。一些地方使用手工量、一些使用脚模、一些先进点使用扫描仪进行3D建模。脚的长度,脚的宽度,足弓的高度,脚掌的受力面,脚后跟的方向等,这一切都必须掌握好数据,否则鞋子就无法制作。

第三步:按题定案

矫正鞋可不是个模子就能打天下的,不同的脚型应该采用不同的做法。例如足弓塌实严重时,就要加上足弓托;脚后跟歪歪扭扭地制作后跟杯;儿童具有内外八或者高低肩时也要考虑鞋底的倾斜角度。方案确定正确,鞋子就能发挥作用。

第四步:制作鞋型及鞋楦

普通鞋使用普通鞋楦,而矫正鞋则可能需要根据自己的脚型分别进行打楦。鞋楦是鞋子的骨骼,鞋楦内部的定型是由鞋楦来完成的。有人脚掌宽大,有人前脚掌向外翻转,也有人脚趾头翘起,楦头必须调好。

第五步:选择材质,制作支撑结构

鞋面材料,鞋底材料,足弓支撑片,后跟稳定片,衬垫厚度等,这一切根据脚的不同而不同。比如:

足弓塌—加用硬质支撑片

脚外翻—后跟加上高边或者杯型的固定

脚底疼痛—鞋垫+软弹层

长短腿—鞋底加高或者切坡

第六步:手工或者半定制的生产

有的完全手工缝的,有的使用机器的,但是关键的结构大多定制。鞋底的角度,鞋帮的高度,内外支撑点,均由这一环节来决定。并非随便买鞋贴个垫就完了。

第七步:试穿调整

鞋初次做出来通常不直接穿出去,需要试。看是否卡脚、支撑点是否正确、是否会磨脚、行走是否有偏差。问题少了就当场调掉,问题多了就不得不返工。

第八步:交付之后的追踪

穿着矫正鞋并不就完了,3个月,6个月就必须复查了。儿童的脚型正在发生变化,成人的痛苦是否减轻、腿型是否好转、鞋子磨损了哪一块,这一切都取决于,有时还需要重新调整鞋垫或修理鞋底。

简单地概括:

矫正鞋不等于买鞋子,而是一套脚部工程。从问题诊断、量脚建模、定方案、鞋楦制作、试穿调节、后期跟踪等各个环节均与效果相关。如果您听懂了的话,您就会明白为什么矫正鞋很贵,为什么随便买双穿着都没有用。真想动手,能多想自己的状态,我来帮助判断使用不需要走到今天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在线客服

新颖星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3002054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2997号

深圳市新颖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松和社区东环一路108号油松科技大厦B355,联系电话:15013737047